幸福企业的标准是什么
标准一,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,所有员工,不论学历高低,职称高低都特别认同企业文化,时辰与企业同舟共济。
标准二,幸福企业应是一个对社会、员工、消费者、供应商、股东负责的企业。勇于承担责任,积极坦诚相对,危机、公关对他们来说很少提到。
标准三,幸福企业应是拥有良好品牌效应,以其创新、高效的消费方式与产品感动用户的企业。具有着良好的名誉,员工与用户为拥有这样的企业而感到骄傲的企业。
标准四,幸福的企业是可持续发展的。让企业处于不同阶段都努力成为本阶段本行业的领头羊,可持发展并是绿色环保的。不以牺牲根本为代价。
标准五,幸福企业是以尊重员工为基础,尊重并感动员工。来自基层的声响,企业会给予充足的重视,员工以不断创造奇迹来回馈企业。
幸福企业是指什么?
幸福企业就是以人为本的企业。为企业个性化定制员工奖励、表彰和激励计划,营造企业与员工间和谐关系,创造家庭氛围,成为“幸福企业”。形象的讲,幸福企业就是充满微笑的企业。具体的讲,建设幸福企业是每个员工的核心需要。幸福企业就是和谐友爱、建设幸福企业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。就是看别人的长处,多想别人好处,多帮别人的难处。共同富裕、共同发展、受人尊敬、健康长寿的企业。
上海交大专门培训幸福企业专业,可以帮助学生可以快速进入企业。
什么是幸福企业?
企业是为人类幸福而存在的
企业存在的意义有两个:一是为社会创造幸福,二是为员工创造幸福
因此,广义的讲,幸福企业就是能够为人类创造幸福的企业
狭义的讲,幸福企业就是能够满足员工幸福感的企业
本文仅探讨狭义的幸福企业
之所以提出建设幸福企业这样一个命题,之所以要建设幸福企业,理由有三:第一、建设幸福企业是每个员工的核心需要
每个员工努力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过上幸福生活
第二、建设幸福企业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
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,如果员工在企业里感到不幸福,即使不跳楼,也一定会跳槽
只有幸福企业才能最大限度的吸引人才,激励人才,留住人才
有了人才,企业才能做大、做强、做久
第三、建设幸福企业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
企业的责任有三个:一是为社会创造财富,二是为员工创造幸福,三是为股东创造回报
这三者究竟谁最重要?我研究了很久,实在不知道什么最重要
给股东创造回报是创办企业的原动力,如果没有回报,股东就没有投资的动力,企业就完了
给社会创造财富是企业的根本任务,如果不能创造财富的话,企业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
给员工创造幸福,是办好企业的根本条件,如果不能给员工创造幸福,企业就不会有人才,企业肯定办不好
因此,建设幸福企业,为员工创造幸福,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
怎么建设幸福企业?经过长期研究和反复实践,我发现,建设幸福企业的主要路径有以下六个:“四对”,就是对上尊敬服从,同心同德;对下热忱关爱,严格管理;对左右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;对外平等友好,与人为善
第二,建设一个快乐工作的企业
金钱是快乐的物质基础,但金钱与快乐并不完全成正比
调查显示,现代美国人的财富比60年代增加了好几倍,但幸福指数却不如60年代
企业员工也是一样,很多员工钱赚的越来越多,幸福指数却越来越地低
没有钱很难快乐,但仅有钱不一定快乐,我们必须给员工创造一个快乐工作的环境
怎么才能让员工快乐工作呢?根据我的经验,有三点很重要
一是公司要有一个明确而远大的目标,每个员工都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,让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工作
有目标的工作,痛苦也成欢乐,地狱也成天堂
没有目标的帆,所有的风都是逆风
二是的要建立一套快乐工作的机制,最核心的是三条:任人唯贤,多劳多得,公平竞争
三是要创造一个快乐工作的氛围
关键是做到“三多三少”:多赞美少批评,多指导少指责,多补台少埋怨
第三,建设一个共同富裕的企业
在欧洲一些国家,很多企业员工的工资占成本的50%左右,最低的是40%,如果低于40%,参加招标都会收到限制
而中国的员工工资平均只占成本的10%左右
我不是说要大家与西方一样,但不断提高员工的工资,以缩小贫富差距,最终实现共同富裕,肯定是社会发展的趋势
因此,企业家们必须注意的是,公司发展了,员工待遇一定要水涨船高,员工薪酬增长速度最起码要与公司利润同步增长
否则,一些员工会变着法子向你索要
主动给予与被动被敲,数量一样,结果却完全不一样
主动给予,可以促进同心同德,事业蒸蒸日上
被动被敲,往往走向对立,需要付出十倍代价
对此,希望各位企业家能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
第四,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企业
经过长期研究,我发现企业员工的需求有三个层次
即:致富――成长――当老板
这是员工的正当需要,我们必须正视,必须理解,必须尊重,必须满足
这是我们作为企业家的必然义务
如果能够做到,企业必然兴旺发达
否则,一定会出现问题
致富是“授人以鱼”,成长是“授人以渔”,当老板是实现自我价值
不同的人需求不一样,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求也不一样
但无论如何,“水往低处流,人往高处走”,是永远不变的规律
只有企业不断发展,员工也得到同步发展,员工的幸福指数才能不断提升
第六,建设一个健康长寿的企业
员工之所以追随你,与你一起奋斗,是因为他们希望在你这儿实现他们的梦想
如果企业不健康,就很难长寿,不长寿的企业就不能给员工安全感,没有安全感的企业就很难培养员工的忠诚度
所以,我们不要只顾把企业做大,更重要的是要做强、做久,不能持续的强大是没有太大意义的
企业要想长寿必须建立长寿机制
打造组织力是建立长寿机制的唯一途径
我发现,西方很多先进企业管理的对象是组织,他们的利润是组织利润
而我们中国的绝大部分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人,利润是能人利润
因为组织可以长久,所以他们有很多百年老店
因为人不能长久,所以我们的企业寿命普遍较短
所以,我们必须进行管理升级,努力打造组织力,建立长寿机制
企业有了组织力,有了长寿机制,企业家就可以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:你如果是个优秀的企业家,只要在企业有一个职务,作为一个主心骨存在就可以,不需要做太多的具体工作,企业就可以很好的发展
你如果是个卓越的企业家,只要作为企业的一个象征活着就可以,不需要担任具体职务,也不需要做如何工作,企业照样能够很好的发展
你如果是个伟大的企业家,死了也没关系,企业照样发展,甚至发展得更好
当然,我这么说,并不是说打造了组织力就不需要企业家了,尤其是在中国,民营企业普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,企业家往往决定着企业的生死
企业的健康长寿与企业家的健康长寿在很大程度上是成正比的
我敢肯定,――事业越来越大,钱越来越多,人越来越累,最后累病、累垮、甚至累死
就像一支蜡烛,燃烧了自己,照亮了世界
为此,我对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在充满敬意的同时,又感到十分的痛惜和忧虑
所以我一直呼吁,企业家们一定要尽早从悲剧人生的轨道转向幸福人生的轨道上来
什么是幸福人生的轨道?我认为幸福人生的轨道就是:事业越来越大,人越来越轻松
从理论上讲,每个人从35岁开始就应该走上这个轨道,因为人的身体机能一般从35岁就开始下降,相应地,劳动负荷也应该逐步减轻,这样才能保持健康
但是,在过去的30年,我们很多企业家刚好相反,35岁以后工作负荷不是减轻,而是不断增加,这样十年下去,很多累病、累垮、累死
所以,中国企业家过劳死的高峰年龄为44岁
可以说,到44岁年龄仍然健康的企业家少之又少
幸福企业家是幸福企业的重要内容
在过去的30年,中国的企业家们走上悲剧人生的轨道,如果说是因为白手起家,无可奈何的话,那么未来必须尽早实现从悲剧人生到幸福人生的转折
这既是对自己负责,也是对事业负责
为此,我送给企业家朋友们一副对联:朋友是风,朋友是雨,朋友多了可以呼风唤雨;健康是天,健康是地,有了健康才能顶天立地!一个企业,只要做到以上六条,肯定是一个幸福的企业
以上六个指标的分值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幸福程度
综上所述,是我对幸福企业的一些初浅的思考,供大家参考
衷心希望企业家们都能为建设幸福企业而奋斗,希望一大批幸福企业能够在中国大地上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
幸福企业的幸福企业-阐述
什么是幸福企业?
因此,简单的讲,幸福企业就是以人为本的企业。形象的讲,幸福企业就是充满微笑的企业。具体的讲,幸福企业就是和谐友爱、快乐工作、共同富裕、共同发展、受人尊敬、健康长寿的企业。
为什么要建设幸福企业?
之所以提出建设幸福企业这样一个命题,之所以要建设幸福企业,理由有三:
第一、建设幸福企业是每个员工的核心需要。
第二、建设幸福企业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。
第三、建设幸福企业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.
怎么建设幸福企业?
经过长期研究和反复实践,我发现,建设幸福企业的主要路径有以下六个:
第一,建设一个和谐友爱的企业。
“三多”,就是多看别人的长处,多想别人好处,多帮别人的难处。
第二,建设一个快乐工作的企业。
第三,建设一个共同富裕的企业。
第四,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企业。
第五,建设一个受人尊敬的企业。

第六,建设一个健康长寿的企业。
什么是幸福企业?
幸福企业就是能够满足员工(包括老板)不断增长的幸福需要的企业
“以人为本”是其核心文化和典型特征,是精髓
卢俊卿在《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》一书中进行了详细深入的阐述,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新观点
如何评判一个企业是不是幸福企业呢?《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》书中表述为五项指标:快乐工作,共同富裕,共同发展,受人尊敬,健康长寿
这五项指标所得分值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企业幸福指数的高低
最好的企业不是利润最大化,而是幸福最大化
幸福企业的建设,你我他人人都可以参与,它需要你用“心”去建设
为什么要建设幸福企业? 幸福力才是企业终极的核心竞争力
在当今这个“心”的时代,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,幸福企业才是人才的“吸铁石”
幸福员工才能幸福老板,幸福企业才能幸福中国
卢俊卿的幸福企业定义是什么?
幸福企业就是能够满足员工不断增长的幸福需要的企业。这个定义有两层含义,一个是满足员工的幸福需要,一个是满足员工不断增长的幸福幸福,也就是要实现可持续幸福。
幸福企业的精髓是“以人为本”。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满足人的幸福需要。日本“经营之神”稻盛和夫在经营企业过程中发现,除了追求利润最大化,公司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,就是保障员工及其家庭的幸福生活。于是,他把“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,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贡献”定为他的经营理念,把为员工谋幸福作为自己的使命。在这种管理理念下,员工的工作热情被极大激发,视企业为自己可以依赖的家,企业不断发展壮大。
富士康幸福企业的标志是什么
富士康的幸福企业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、以爱心、信心、决心为企业的经营理念,以速度、品质、技术、弹性、成本、文化为核心竞争力,以辛勤工作的文化为特征,以长期、稳定、发展、科技、国际为成长定位。
2、为员工提供健全的福利制度、完善的文康设施、多元化的培训机制和广阔的发展砺练空间,努力为员工创造优良的工作、学习和生活场所。
3、建立一套完善的“选才、育才、用才、留才”制度,“1-3-8留才工程”为优秀人才在富士康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工作环境。
上一篇:岳松简介(王松简介_松鸣岩滑雪场简介_岳松简介) 下一篇:没有了